 
				  
				
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
					
						| 
						書號: | 
						
						ST053 | 
					 
					
						| 
						中文書名: | 
						
						噶當四尊之釋迦牟尼成就法 | 
					 
					
						| 
						譯者: | 
						
						法護 | 
					 
					
						| 
						頁數: | 
						
						20頁 | 
					 
					
						| 
						規格: | 
						
						30*10.3(cm) | 
					 
					
						| 
						定價: | 
						
						NTD200 | 
					 
					
						| 
						出版日期: | 
						
						2002.10初版 | 
					 
				 
				識 語 
				 
				  公元十一世紀初,西藏歷經了藏王朗達瑪毀佛滅 
				法的浩劫後,佛法式微,當時象雄地區(今藏西札達 
				縣附近一帶)的古格王朝在位君主名也協沃(智光) 
				,崇信三寶,派遣臣屬赴印求法,歸國譯經,重光佛 
				教,藏史上最有名的大譯師仁欽桑波 (958-1055) 便 
				是當時的留學僧人之一,也協沃既篤信佛法,聽聞印 
				度摩揭陀國中超戒寺住持阿底俠 (982-1054) 盛名, 
				便極欲迎請他至古格弘法,然因古格與鄰邦噶洛國發 
				生戰爭,不幸被俘,噶洛國王給也協沃三種選擇,一 
				是放棄信佛,改宗伊斯蘭,二是用等身重之黃金贖身 
				,三是若不願改信,亦不用重金贖身,只剩處死一途 
				;消息傳回古格,也協沃的侄孫強秋沃(菩提光)極 
				力設法營救伯祖父,蒐募黃金,前往噶洛國計劃贖回 
				也協沃,但黃金只夠贖回身軀,尚有頭部分量不足, 
				正待繼續籌集,然而也協沃卻告訢強秋沃說:「我年 
				事已高,獄中多受折磨,所剩不過殘軀,苟活無益, 
				不如將贖身黃金當作贄禮,前往迎請阿底俠尊者到古 
				格傳法,利益眾生,雖死無憾。」 
				 
				  強秋沃無奈,另派比丘那措初慶嘉瓦,攜金赴印 
				度迎請阿底俠,在詳述藏地正法式微、古格王為法捨 
				生忘軀的感人過程,感動年邁的阿底俠,經詢問本尊 
				度母後答應受邀,阿底俠入藏後,廣傳顯密二乘教法 
				,其弟子仲敦巴 (1005-1064) 承續法教,遂開啟藏 
				傳佛教史上「噶當派」的傳承。 
				 
				  在阿底俠廣傳的教法中屬於顯教最重要有名的是 
				「菩提道燈論」,即由淺入深依序詳述修行之次第, 
				密法方面有普稱「噶當四尊」及「十六明點」的法教 
				,「噶當四尊」是指釋迦牟尼、大悲觀世音、至尊度 
				母、不動明王四尊阿底俠尊者主修之法,依本師釋迦 
				牟尼主尊而教示甚深見地導引之法,內容是以實修為 
				主體,先以共通皈依由迴心四法之暇滿難得、生死無 
				常、粗品因果不謬,相當於道次第所說之下士道,之 
				後修細品因果報應及輪迴過患,相當於中士道,之後 
				生起菩提心而修,相當於上士道;不共皈依則進修道 
				之根本-皈依及發心、圓滿順緣、清淨違緣、得入加 
				持、有相瑜伽、修止、觀之道。 
				 
				  第二尊大悲觀世音,是修悲心遍虛空眾生為主; 
				第三尊至尊度母,則是事業之本尊,藉隨念皈依處上 
				師,隨念身為本尊,隨念口為真言,隨念眾生為父母 
				,隨念心為法性,五種隨念教授完成修持精要;第四 
				尊「不動明王」是修「六法」,六法為煖熱旃陀離火 
				(俗稱拙火)、持量夢瑜伽、世俗幻化瑜伽,勝義光 
				明瑜伽(附雙運瑜伽),道之續斷遷識頗瓦瑜伽、中 
				有瑜伽;六法的名稱,印度傳入西藏時大多相同,漢 
				傳中較知名的是那洛巴所傳的六法,稱為「那洛六法 
				」,但不是所有的六法都是那洛六法,如香巴噶舉中 
				有妮古六法,寧瑪派敏珠林傳承金剛薩埵亦有六法教 
				授,這是需分辨之處。 
				 
				  此處是依《成就法總集》所收錄「噶當四尊」中 
				釋迦牟尼主尊之儀軌,至於其他三尊在儀軌中分開別 
				立教授,因此本軌雖名噶當四尊,然只有釋迦牟尼及 
				彌勒、觀音隨侍三位之儀軌。 
				 
				法 護2002.10.5 
				註:識語中梵文,藏文及部份中文字體網上無法顯示 
				故, 詳請參攷正版書籍之識語. 
				註:又本網頁有著作權,資料引用請註明出處. 
				 
				 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