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				  
				
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
					
						| 
						書號: | 
						
						ST041 | 
					 
					
						| 
						中文書名: | 
						
						餗煙供迴施.妙欲雲層 | 
					 
					
						| 
						作者: | 
						
						闕吉朗瓦 | 
					 
					
						| 
						譯者: | 
						
						法護 | 
					 
					
						| 
						頁數: | 
						
						22頁 | 
					 
					
						| 
						規格: | 
						
						30*10.3(cm) | 
					 
					
						| 
						定價: | 
						
						NTD200 | 
					 
					
						| 
						出版日期: | 
						
						2007.10二刷 | 
					 
				 
				本書識語 
				 
				  煙供是藏傳佛教特有的供養法門,一般而言,有 
				些祖師主張:「顯密經續中並無記載煙供的來源,但 
				依一些大乘經典中曾記載,有施主為迎接世尊蒞臨時 
				,在屋頂燃香、手持香爐作供,是煙供的來源」,除 
				此之外,亦有傳說密法為配合調伏教化弟子,故用地 
				水火風四大物質修行,例如事續中以地、水作搓洗沐 
				浴,其他更有用火修火供、燒施,藉風放天馬等方法 
				,故燒煙作供亦屬密法之支分。 
				 
				  至於信史中可靠的起源最早則可追溯至赤松德真 
				王在位時迎請蓮華生大師入西藏建立桑耶寺時,藏王 
				因身罹晦穢而染病,求教蓮師,蓮師故說除晦之法, 
				取清淨香木,焚火出煙而作淨治,為天神清淨煙供, 
				如法施行後,王疾果愈,後為利世人,故教授本法, 
				並將其利益、流傳諸事,書寫於桑耶寺寺牆上,即現 
				今仍流傳之「煙供桑耶寺牆文」,從此之後遂逐漸開 
				展成各種煙供文句儀軌。 
				 
				  依據煙供焚香地點不同有山煙及涯煙對像不同有 
				天及龍二種,此外尚有以上供為主的「桑」及下施為 
				主的「餗」二種煙供,藏音「桑」,其義為淨治,外 
				在表象是焚燒供物生煙而供養三寶、護法,布施六道 
				眾生、冤親債主等四種賓客,藉以積集福德資糧,淨 
				除魔難冤孽,所以有些「桑」煙供即有「去穢」、「 
				去晦」之功效,內在意義則以外在表象作法更進而淨 
				治貪嗔痴慢疑五毒煩惱,真正密意在於淨治我執;至 
				於「餗」煙供中藏音「餗」漢義為鼎內之食物,燃鼎 
				內食物生煙之供,即是「餗」煙供之義,供對像仍是 
				前述四種賓客,然以六道眾生及冤親債主為主,藏俗 
				中對於新亡四十九天中的中有食香眾生亦多用餗煙供 
				施食。 
				 
				  一般的煙供材料「桑」以檀香、沉香、柏枝等香 
				木研末為主,「餗」是以潔淨五穀粉末、餅乾等食物 
				為主,另加紅花、丁香、豆蔻、砂仁及其他不含毒素 
				的藥材,金銀銅珍珠珊瑚等珠寶粉末,少許五色錦緞 
				布片等材料混合製成,坊間亦有現成製的成品販售, 
				至於特殊對像的材料可於上師傳授儀軌時得知。 
				 
				法 護 
				註:識語中梵文,藏文及部份中文字體網上無法顯示 
				故, 詳請參攷正版書籍之識語. 
				註:又本網頁有著作權,資料引用請註明出處.  
				  
   |